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
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建议选用矿泉水泡茶。
沏茶讲究色、香、味俱佳,矿泉水泡茶,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多、PH值呈弱碱性、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色、香、味俱佳。但茶汤有时会飘起一层“锈油”。
像纯净水等酸性水,其PH值4-6,自来水呈弱酸性,PH值5-7,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不适合泡茶。
现在一般都是用自来水经煮沸后泡茶,如果有条件可将自来水静置20小时左右,挥发水中的消毒气味后再用较好。水质不佳,可以多煮一会,沉淀杂质,消除异味。
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是泡茶的好水,远离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不失为沏茶*好的好水。
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现在因为污染,在多数地区已经不再是好水了。
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又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佳组合。
茶人独重水,因为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水质欠佳,茶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会受到污染,以致闻不到茶的清香,尝不到茶的甘醇,看不到茶的晶莹。
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所谓的“源”是指水出自何处,
“活”是指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甘”是指水略有甘味,
“清”是指水质洁净透澈,
“轻”是指分量轻。
所以水源中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污染少,山上植被茂盛,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过砂石过滤,清澈晶莹,茶的色、香、味可以得到*大的发挥。古人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也证明泉水*,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经人工净化的湖水和江河水,即平常使用的自来水*差